縱觀大學新生的開學裝備變遷史,活脫脫就是一部經濟發(fā)展史。從最開始上學的全部家當只有一床被褥,到后來一個新收音機就能羨煞旁人,再到上世紀90年代隨身聽、BP機成為時髦的開學裝備,進入新世紀后電腦、手機、平板電腦等又成了“開學三件套”。而當95后、00后們走入大學校門,開學裝備又擴充了單反相機等新物件。雖然物質越來越豐富、生活水平越來越高,但每一代大學新生都希望自己在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涯中“閃亮登場”,這樣的心情是一樣的。
但不得不說,若過分看重開學裝備,甚至“人家有什么我也要什么”,本來承載了憧憬的開學裝備,也可能染上跟風、浮夸的壞毛病。一些大學生盲目攀比,不管家庭條件如何都要“不落人后”,讓很多經濟并不寬裕的父母有苦難言。不買吧,本來高高興興的開學壞了氣氛;買吧,確實又是一筆沉重的負擔。
從中學生到大學生,其實不僅是年紀更長了、離家更遠了、校園更大了,而是一個全新的人生階段。在置辦開學裝備這件事上,大學新生們也應該有一個自我認識的升級——與其把眼光放在手機電腦的表面光鮮上,不如多關注一些更重要的心理和思想準備。
開學了,首先要帶上“理性”。從開學的第一天起,我們就會發(fā)現每個人的家庭環(huán)境、經歷背景都千差萬別。哪怕自己的父母掏干凈荷包買電腦手機,可能也比不上一些家境優(yōu)厚的同學,吃穿用度全都是名牌;同時,也得看到有些同學來自貧困地區(qū),你眼中的“必需品”在這些同學看來或許就是奢侈品。面對這些無處不在的差別,沒有必要怨天尤人或者沾沾自喜。家庭環(huán)境并不是你可以選擇的,而手機電腦的牌子也許影響了你給同學的第一印象,但當你們深入相處四年,尤其是畢業(yè)之后,唯有你在大學四年中的為人處世、取得了哪些成就,才會成為同學們對你的最終定義。
此外,還有必要帶上“好奇”。推開大學大門的一瞬間,很多事情都將發(fā)生變化。學習不再像中學那樣老師管、家長催,大學生要學會“自我驅動”;而在學習之外,新生也第一次要面對更加豐富多彩的生活——交友、戀愛、社會實踐、校園社團……比起外在的光鮮,大學四年更重要的是你的內在是否得到充實。大學以前的人生軌道,多是被設定好的;但在走進大學校園的那一刻開始,每一步都要自己去探索。學會把握自己的人生,是每一個大學生的必修課。
對大多數大學生來說,到外地上大學是人生第一次“背井離鄉(xiāng)”,獨自面對復雜的學習生活。這既是一個終點,也是一個起點。大學新生,最需要帶上什么?在電影《春風化雨》里,老師在第一堂課上告訴新生們,最重要的是“抓住當下”。
最酷炫的手機會有的,最新款的電腦也會有的。但此時此刻,更值得珍惜的是未來正在你面前展開。保持對未知的好奇,把握好一生最寶貴的大學時光,這才是最重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