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幾年前大概在我畢業(yè)兩三年的時候,大學同學聚會,班上一位女生在某行分行上班剛在廣州買了房,另一位女生在證券公司收入不錯,當時我從第一份工作離職后,去進修外語,一位同學悄悄跟我說,大意是覺得我挺優(yōu)秀的就差個好機會。
說實話當時心里五味雜陳,同時也在反思是什么讓我走到現(xiàn)在這一步,畢竟大家的先天條件和職業(yè)起點都差不多。
這段出師未捷身先死的經歷讓我對于選擇、職業(yè)規(guī)劃有了極大的興趣,想弄明白是哪里出了問題,更重要的是,能否通過規(guī)劃縮小差距,彎道超個車什么的。
斯蒂芬在《穹頂之下》有一句話”We are what we do”,一個小小的“do”卻包含太多信息。
現(xiàn)在是過去認知和行動的結果,過去是現(xiàn)在痛苦和焦慮的原因,想要更好的結果,就得追根溯源理清思路。
01
為什么畢業(yè)五年,同學之間有了巨大差距?
1、起點不同
這個起點不僅僅是父母當多大官,賺多少錢。更多的是你生在哪里、有怎樣的先天條件(智商、身體等)、受什么樣的環(huán)境熏陶、有什么樣的家庭教育。但是,家庭背景是你出生就已經決定了的,是沒辦法改變的因素。
2、選擇不同
有人覺得西裝革履、出入CBD、光彩奪目的生活是精彩的;有人把開個咖啡館或者書店作為人生夢想;有人渴望陪在父母身邊,把親情放在首位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,這也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。
3、能力不同
在擁有相同起點和選擇的時候,造成人與人之間差距的就是個人能力。
在上學的時候,同一個班級每個人上的課是一樣的,書也是一樣的。但最后有的人可以考100分,而有的人只能考60分。有的人會覺得考100分的同學,是那種整天泡在圖書館、只會學習的“書呆子”。但事實可能完全相反,這些所謂的學霸甚至不會在學習上花費更多時間,他們不僅成績好,音樂、體育、藝術樣樣精通。你不禁感嘆:他們?yōu)槭裁磳W習能力這么強?
在職場上,這種現(xiàn)象一樣在發(fā)生:同時進入部門的同事,有的學習能力非常強,快速上手獲得了領導的賞識。而有的人因為缺乏方法,沒有快速適應工作節(jié)奏,常常因為落后別人而焦慮。
學習能力強的人,在這個快速變化、需要終生學習的時代,顯得十分從容。
02
找準職場定位
在學校的時候,學校為我們規(guī)劃了每個學期需要學的課程,作為一名學生,在被框架好的知識世界里,我們只需要被動做好“學”的任務。
一旦進入社會,職場上有千萬種可能令人眼花繚亂,沒有人告訴你該走哪條路,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學會找準自己的定位:
我適合做什么事情?
我適合朝哪個方向發(fā)展?
我該如何選擇,理由又是什么?
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,在一無所有的年紀用大把的時間去換原本不屬于現(xiàn)在的自己但渴望提前過上的“精致生活”,到頭來知道的都是哪里的酒吧精彩,什么牌子的包是新款。
可除了這些,任何工作事業(yè)上的提升的想法都沒有,也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強大。
于是差別就這么出來了。
你越早找準自己的定位,就越早能上升到新的層次。
03
學會自我提升
大部分人在剛接觸一項工作的時候,都會有很高漲的熱情,一旦能維持當下的工作就不愿意再花費時間去學習。
其實,很多人并不是不知道“做事專業(yè)”的重要性,但就是沒辦法靜下心來積累。
我有一個學會計的朋友,剛入職的時候,她非常好學,也展現(xiàn)出優(yōu)秀的專業(yè)素養(yǎng)。慢慢地,適應了工作節(jié)奏,每天的任務操作起來得心應手,用她的話來形容就是:“每天閉著眼也能把工作做好。”
她知道自己應該多學習,提高自己的專業(yè)技能,所以報名了注冊會計師考試,但按部就班的工作不需要太多技能,漸漸地她也就沒了動力。
直到有一天,公司準備成立一個負責上市的財務小組,而新任的小組領導需要考過注冊會計師。
這也意味著在她放棄考試的時候,就已經錯失了這次晉升的機會。
我們往往被看似平靜的職場,看不到它背后處處存在的挑戰(zhàn)與機會。如果你想在職場中打拼出一番事業(yè),只能踏實對待自己的工作、用心打磨自己的技能,不斷提升自我,自己才會有更多機會和選擇。